客服与投诉热线: 96888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开创辽宁农信依法治行新局面
2021年11月23日 | 来源: 法律事务部

今天,我们利用班后时间组织召开全省农信机构法治夜校培训活动的开班第一课,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落实全省深入推进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暨全面依法治行治社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世江理事长的讲话要求,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培训,打造一支法务精英队伍,切实提升法治农信建设水平。应该说,对于辽宁农信而言,随着改革化险工作不断深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类矛盾和风险将逐步进入易发期、多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改革、转型、清收等一切经营管理行为,都要以符合法律规定为前提,都要在法律的程序和内容框架内开展,对我们农信员工的法治思维、法律素养、法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世江理事长高度重视依法治行和此次培训工作,专门做出批示,提出“要更多的结合金融和农信实际,有针对性的将本次培训活动做实做细”的工作要求。一会,郭颖同志还将介绍法治夜校活动《实施方案》,这将是一项长期的法治培训,大家要在紧张的工作中把握好学习机会,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做到工作学习统筹兼顾。今天的开班第一课,我将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农信》为题,与大家做交流。

一、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自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推进更高水平法治农信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精髓,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法治追求。这既是我们党百年法治探索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长期实践、深入思考的重大成果。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同志对法治的尊崇和践行一以贯之,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论述、决策和实践日渐成熟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指导编制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规划纲要,部署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国建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指导制定《民法典》等一大批法律法规和一系列党内法规等,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不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也就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制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十一个坚持”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深化理解,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最重要的是转化为推进法治农信建设的生动实践。比如,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辽宁农信是党领导下的金融企业,是党的农村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事小事都必须讲政治、讲法治,唯有听党话、跟党走,我们的发展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再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服务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世江理事长在高管培训班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学会用大局思维、正向、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不良清收是要强势,但不能给社会和百姓的错觉是农信不再是一家温暖的百姓银行。清收与服务一定是同向的、不是对立的,在清收同时,更要加大金融服务力度,牢牢守住阵地与客户。因此,无论是破解当前困境还是转型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不能改变。再比如,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辽宁农信的“根本法”就是《章程》,要坚持把建立健全章程治理机制作为依法治行的重要内容,真正发挥章程作为企业内部宪章的作用。再比如: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辽宁农信的“法”是各项管理制度,我们必须通过建立系统性思维以及人、事、风险的内控闭环管理,进而形成全员“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良好氛围。再比如: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理事长曾语重心长地说过:全系统高管是法人机构的“关键少数”,是辽宁农信振兴的根本希望、是农信事业的中坚力量,如果能始终做到政治上过硬、本领上过人、廉洁上过关,省联社党委就会感到很托底。所以,省联社将信任和权力交给大家的同时,也把期望和责任交给了你们,要在当前困局之中坚持住、在紧要关头顶的上、在危急时刻豁得出,让组织放心!再比如: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法治队伍对于依法治行来说意义重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把全省40岁以下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全部聚集在一起集中培训。关于法治队伍一会我还要专门讲,在这里不再赘述。因此,全面实施依法治行社战略,提高政治站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也是机构防控风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切实把理论成果转化为推进法治农信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全国各地区、各级机构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中,省联社做出了“全面依法治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出台了《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依法治行治社指导意见》,提出了坚持以党的领导为统领;坚持依法治行、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依法创新共同推进;坚持法治体系、法治能力、法治文化一体建设;坚持以法治思维谋划发展、依法治路径强化管理、以法治手段管控风险、以法治红线严明纪律;坚持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法治思维培养和法务团队打造为关键、以依法合规经营管理为重点、以构建企业法治文化为保障等“五个坚持”,从构建“法治工作推进体系、依法经营管理体系、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法治文化建设体系、法务人才培养体系”等五大维度,明确推进法治农信建设的方法措施,建立了年度法治建设自评估机制,并于近期下发了依法治行工作清单,各行社要认真抓好执行,做好自查自评和整改提升,确保省联社党委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实落地。这方面,为进一步提升法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知识水平,省联社结合常用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学法清单》,包括:根本法《宪法》,部门法《民法典》《刑法及修正案》《公司法》《商业银行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洗钱法》等7部法律以及16项司法解释和监管规定。比如:《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依宪治国也是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参与经济活动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省联社提出的全面依法治行治社工作开展以来,更要深入学习宪法,充分了解宪法的内容,一切以宪法为根本依据,在宪法规范的框架内开展各项工作。《民法典》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法律,民法典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社会主体及其社会活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同辽宁农信工作开展密切相关,因此学习民法典、学好民法典、用好民法典既是全面依法治行治社的要求,也是保障全省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全省农信社的权益的需要。《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法的部门法律,是所有法律中强制性的顶端。在辽宁农信改革化险与转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要认真研习该法律,防范金融犯罪,了解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违反禁止性规定会造成什么不利后果等。《公司法》是为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公司法不仅为公司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对于法人机构开展信贷等业务提供法律保障,如提供担保的公司的对外担保效力。《商业银行法》是为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的法律,是专门规范商业银行的“小宪法”。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开展各相关工作,因此学习商业银行法,让商业银行法作为实际工作的准则,依法经营,促进全省农信社依法合规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近年来,泄露金融消费者信息和涉及反洗钱业务的大额罚单层数不穷,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各法人机构务必仔细研学,严格规范个人信息的搜集、使用、传输、存储,规范格式文本的使用,定期开展个人信息保护排查和应急演练工作,充分履行反洗钱义务,以免发生侵权或涉诉事件。

此外,近期宣讲并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辽宁农信强管理促转型的指导意见》中也就“加强依法治行与风险防控”出台了单独的实施方案,各机构要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讨等形式,尽快组织开展学习,真正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在学习中提站位、找方法、解难题、强本领,确保尽快实现依法治行有为有效、法律服务有质有量、案件管理有声有果、合规建设有型有色、队伍建设有力有序的法治农信新局面。

二、始终坚持立足长远和着眼当前,用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完善法治。

近两年来,全省改革化险工作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辽宁农信的改革攻坚和转型发展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清书记、乐成代省长、立林副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辽宁农信“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以坚定站位做好农信机构改革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这对我们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全面加强依法治行、全面加强一体化管理和差异化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

虽然我们在推动改革化险、转型发展、风险化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从监管部门开具的罚单来看,我们的业务违规数量仍居于历史高位,内控合规管理仍存在短板弱项;新发涉刑案件数量超越历史同期数据,案防管理工作依旧面临严峻挑战;全省部分重大涉诉案件长期拖而不结,依法维权挽损道路依旧艰难漫长。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机构管理“治行”理念出现了偏差,没有真正坚持依法治行,在经营管理上采用的是“人治”方式,而不是“法治”方式,致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问题不断累积,并逐渐爆发。

纵观近年来系统内发生的典型案件,呈现出传统信贷领域依旧高发频发、涉案人员层级渐趋走高、涉及金额总体持续上升、高风险机构高度集聚、风险问题迟报瞒报等特点。截至目前,全省共有96起案件50名系统内直接责任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已有26名高管被留置或立案,这些人胆大妄为、目无法纪、违法违规操作,毫无法律底线,拿着董事会公章就敢召开董事会,私自对外出具保函,不只自己的后半生以悲剧收场,更是给本机构乃至农信系统造成巨额损失,给全省金融环境造成了巨大风险。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法治农信?法治农信就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农信机构的章程和符合农信机构发展规律的制度来治理农信机构,确保农信工作流程明晰、科学,每个环节都在法规,制度监督下运行,形成“决策科学、制度健全、衔接紧密、执行有力”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概括为“六个强化”。

(一)强化法治思维。如果说规定是法治思维的延伸,那么法治思维就是最高提炼。各级机构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到经营发展的实践中,树立基本法治观念,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治底线不可触碰。要加强法治宣传和法治文化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员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自觉遵循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接受法律监督、承担法律责任,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案例1:个别机构高管法治思维淡薄,为加快改革进程,弥补改革资金缺口,违反监管规定及省联社制度要求,落入犯罪分子圈套,购买非标准资管计划40.95亿元,到期后仅收回4亿元,造成36.95亿元案件缺口。后续经过漫长的刑事、民事诉讼,耗费极大人力、物力与财力成本,才从刑事上弥补资金损失。该案警示各法人机构在改革化险攻坚期,更要坚持法治思维,依法经营、依法化险,坚决不能盲目追求高回报、高收益而逾越法律底线。

(二)强化法治治理。各机构要在法治的框架下,完善以法人治理为核心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要进一步明确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在依法治理体系中的职责分工,形成依法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有效衔接机制。要优化决策流程,坚持“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审议程序,从源头上将经营行为规范在法律框架内,发挥法律部门和人员在贯彻落实法律法规、重大经营决策审核把关、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强化章程的统领地位。把建立健全章程治理机制作为依法治行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树立章程认识,维护章程权威。结合机构特点、管理架构等实际情况,依法完善章程,用章程规范各方出资人的出资行为、履职行为和监督行为。依据章程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和履职程序,健全会议制度、议事规则、执行监督等各项基本制度、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确保章程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发挥章程作为企业内部宪章的作用。

案例2:个别农商行对股东资质审核不严,导致问题股东累计持股达到绝对多数,严重干预机构经营,并被大股东控制、攫取不法利益资金;更有个别股东因涉黑被立案侦查,资金全部被冻结,导致抵押权难以实现。如果个别机构对股东资质严格把关,按照公司章程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董事会议事规则及监事会监督程序,限制问题股东相关权利,方可避免金融案件或大额损失的发生。

(四)强化法律审查。要将法律审查作为不可逾越的节点嵌入各业务流程,在对信贷、资金、不良资产业务以及对外签订合同法律审查刚性管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其他业务的法律审查全覆盖,坚决杜绝签订抽屉协议、违规保函等损害机构利益的合同与协议。

案例3:某农商行为压降自身前期违规票据垫款敞口,在没有通过董事会决议的情况下,违规向他行出具36份空白保证担保承诺书,为大股东实际控制公司提供担保6.5亿元。到期后办理续贷,没有审查出主合同单笔金额及管辖权的变化,全盘接受合同中的不利条款,最终导致因6.5亿元金额被拆分成78笔,管辖权被约定为外省法院,在严重的地方保护影响下,该农商行一审、二审及再审均败诉,面临被执行、罚款的不利局面,且挽损难度极大。该案说明法律审查前置的必要性,如果该行在第一时间审查出法律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弥补,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化解。

(五)强化诉讼管理。纵观400亿元的民事诉讼案件也集中体现了过去管理薄弱,管理薄弱的背后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内外勾结的现象,因此,涉诉案件本身并不简单的定义为民事案件,很多民事案件背后仍然要深挖民事案件背后的刑事犯罪现象。

案例4:某农商行在省联社明确禁止办理资管计划的情况下,仍然放任高风险人员办理资管计划8亿元,后续产生风险未能收回。风险爆发后,没有有效采取刑民交叉方式追赃挽损,单纯依靠民事途径,在经过长达三年有余的民事诉讼后,最终取得败诉结果,贻误了刑事穿透打击的最佳时机,加大了挽损难度。该案说明法人机构出现重大诉讼案件风险后,要制定科学的诉讼策略,刑事与民事两手抓,不能偏重偏轻,导致被动的诉讼局面。

各机构除强力推进诉讼案件“减存遏增”和重大案件维权挽损之外,要建立案例分析机制,法务条线人员要提高案例意识,筛选出较为复杂的诉讼案件,定期编写案例分析和风险提示,找出经营管理、权力制衡和风险防控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用好案例把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落实好,以案促改汲取教训。

(六)强化制度建设。要根据法律和监管规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跟进外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调整,做好内部规章制度的评价、更新和优化工作,对新业务、新产品始终坚持制度先行原则,避免制度漏洞和制度空白。确保各项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定符合法律要求。

法律并不是看起来的高高在上,健全的制度、统一的格式、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些都是我们所要遵守的法律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只要我们能够按照制度办事,就可以避免踏进法律的禁区。

三、一以贯之将法律队伍建设作为依法治行的基础,组建一支学养深、业务精、作风正的专业人才队伍,夯实法治农信根基。

(一)推动领导干部和法治人才当好“带头人”。

1.各级领导干部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要坚决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关于全面依法治行的重大决策部署,从树牢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行、合规经营的理念入手。一方面,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全省改革化险于法有据,做到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引领改革方向、以法治规范改革进程、以法治化解改革风险、以法治巩固改革成果。另一方面,法律不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索,要把法治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建章立制要主动适应改革的要求,及时修改和废止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制度,完善依法合规管理体系,坚持“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统一,实现“立法”和改革相衔接,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全力打好抗风险、推改革、清不良、增效益的攻坚战役。

2.培养“三度”法治人才成为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在辽宁农信全面推进依法治行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大格局,有“长度”“宽度”“高度”的法治人才。“长度”指的是认识深远。要能深刻意识到当前“法治农信”建设是辽宁农信治理方式的深远变革,能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行”所带来的稳定预期,从而致力于学法、守法、用法、尊法的文化培育。“宽度”指的是眼界宽广。能在法律与业务、发展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比如: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银行急需一批人才来研究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法治空间和发展路径。“高度”也就是深度。特别是在金融新规不断出台的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学习,在干中学、学中用,这种本领与能力,体现的就是一个人的“深度”。要能把产品与业务法治需求在管理决策中统一起来,把对金融政策走向的预判、对金融新规的理解与应用,迅速落实到经营管理之中。诸如轻资产业务、新资本市场业务等,如何在传统银行有效落地对接,就是法治人才需要面对的新课题。法治人才绝不是仅限于可以熟练审阅一份合同、处理一起诉讼、解答一个咨询,真正的法治人才需要从机构整体层面考虑问题,只有把专家思维和管理思维有机结合,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法治和经营思维,机构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才会得以实现,这也是本次法治夜校中 “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推动法治工作队伍当好“排头兵”。

打造一支精强有力的法治队伍是辽宁农信全面推进依法治行的基本保障。目前全省法律专业人员总体呈现以下五个特征:一是法律专业人员占比极低。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共322人,仅占3万农信队伍的1%。二是专业程度整体不高。全省具有法律职业资格42人,具有法本及以上学历185人,全辖法律部门的工作人员中法律专业毕业的仅为22人,名校毕业更是寥寥无几。四是法律专业功底薄弱。法律人员队伍专业和经历单一,对如何应对诉讼案件和法律风险把控缺乏实践经验,过于依赖外聘律所。五是机构对法律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在众多部门和队伍条线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事前决策不问法,仅侧重事后救火。

面对当前法律人才极其匮乏,专业能力与风险把控能力严重不匹配的问题,需从以下两方面来推动:

1.机构推动。专业法律队伍是有效推进“法治农信”建设的核心力量。今年全省已有4名具有法律职业资格人员离职,各法人机构要高度重视,把法律队伍建设纳入本机构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年度招工可采取定向招聘或向法律专业倾斜。同时,完善职业岗位等级评审制度,鼓励员工考取职业资格证,通过后考试费用可予以报销。对有职业资格的法务工作者实行与职级和专业技术等级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务必在三年内提高各机构法律人员占比和专业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金融政策法规的专业化法律队伍。

2.自身提升。关于自身能力建设,有8个词想送给大家。

第一,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长期以来,我们党有一个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法律人更要把讲政治的弦绷得紧一些,要努力培养从个别现象看到一般规律、从法律事务工作察觉政治端倪、从潜在问题洞察演化趋势的能力,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的能力和地位,造成不良后果。

第二,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坚持原则底线是法律人的重要品格,也是衡量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但是部分法律人员作为法律风险的前置把关人,一味讲“宽容”,当老好人,对底线原则问题含含糊糊,这同党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必须坚决纠正。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无论面对的是何人何事,要坚持原则,该斗争就要斗争。

第三,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要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以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在担当“服务者”的同时当好“把关人”,预防和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第四,勤学苦练、增强本领。“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我们处在辽宁农信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要以痛点为起点、变难点为亮点。要从最严峻的风险防起,强化改革文书、信贷、资金、不良资产、合同等重点领域的法律审查。要从最突出的漏洞堵起,深入分析案防形势,坚持消化存量与控制增量相结合,紧密结合风险事件和同业案例,查找工作和体制机制上的漏洞,有效防范风险蔓延、叠加、升级。要从最明显的短板补起,围绕人、组织、物、网等基本要素,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向源头防范转型,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同志们,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高瞻远瞩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蓝图。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法治建设在辽宁农信当前和长远中的基础性作用愈加凸显,合规经营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应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大势,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依法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把握新常态下的市场机遇,在行业发展趋势中锚定“新航向”,在自身改革转型中积蓄“新动能”,为推动法治金融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诗琦 邵闯


  • img
  • img
图片
img
【铁岭农信】银州联社|开展守住“钱袋子”宣传工作
img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img
在党的旗帜下奋斗强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进新时代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述评
img
辽宁省党政代表团赴黑龙江省学习考察并举行黑龙江省·辽宁省交流合作座谈会